肇事逃逸备案会有什么影响?


肇事逃逸备案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首先从民事赔偿角度来看,肇事逃逸者需要承担更重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这意味着逃逸者最终还是要承担赔偿费用,而且可能会面临更为复杂的赔偿流程。 在行政处罚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根据该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这对于逃逸者的日常出行和职业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限制。 从刑事处罚层面来说,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后果会更加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旦被认定构成犯罪,逃逸者将面临牢狱之灾,这会对其个人的名誉、家庭以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此外,肇事逃逸备案还可能会对个人的信用记录产生不良影响。在当今社会,信用记录在很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贷款、就业等。有肇事逃逸备案记录可能会让一些金融机构对其贷款申请持谨慎态度,也可能会影响一些对个人品行有较高要求的工作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