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有谅解书可以少判多长时间?
我之前开车不小心肇事逃逸了,后来和对方达成和解,对方给我出了谅解书。我想知道有了这个谅解书,在判刑的时候大概能少判多久啊?心里一直没底,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讲讲。
展开


在探讨肇事逃逸有谅解书可以少判多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肇事逃逸以及谅解书的概念。肇事逃逸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而谅解书则是受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表示谅解后所出具的法律文书。它体现了受害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得到了缓解。 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而对于取得谅解书这一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提到,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不过,具体到肇事逃逸案件中,有了谅解书到底能少判多久,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比如肇事的具体情节,如果只是造成了轻微的财产损失和人员轻伤,并且逃逸后很快就主动归案,同时又获得了受害人的谅解,那么少判的幅度可能会相对大一些。但要是肇事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即便有谅解书,少判的幅度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因为法律在量刑时,要全面考量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所以,最终的少判时长要由法官根据具体案件情况,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