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是什么意思?
我每个月都交住房公积金,最近听说要进行基数调整,不太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调整是怎么回事,对我交的钱和以后用公积金有啥影响呢?希望了解一下。
展开


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简单来说就是对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所依据的工资基数进行改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金额是由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共同决定的,缴存金额 = 缴存基数 × 缴存比例。缴存基数一般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当进行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时,意味着职工用来计算公积金缴存额的工资基数发生了变化。例如,如果原来的缴存基数是5000元,缴存比例为5%,每月缴存公积金就是250元;若缴存基数调整为6000元,缴存比例不变,每月缴存公积金就变为300元。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所以,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工资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的。 这种调整会对职工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方面,缴存基数提高后,职工每月缴存的公积金金额会增加,个人公积金账户里的钱也会增多,这对于职工购房、租房或者进行房屋装修等使用公积金的情况是有利的,可使用的资金更多了。另一方面,如果缴存基数降低,职工每月缴存的公积金金额会减少,可支配的公积金资金也会相应变少。此外,基数调整也会影响到公积金贷款额度,一般来说,缴存基数越高,可贷款的额度也可能越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