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离婚是怎么判的?
最近在考虑离婚的事情,心里很迷茫。不清楚法律在判决离婚的时候,到底是依据什么标准。是看感情状况,还是财产分割、孩子抚养这些因素也很重要?想知道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判决离婚相关事宜的。
展开


离婚在法律上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法院判决主要涉及诉讼离婚。 首先,咱们说说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要是都自愿离婚,那就得签一份书面的离婚协议,然后一起到婚姻登记机关去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里得写清楚双方是自愿离婚,还有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好的意见。这里要注意,从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开始算,往后三十天内,任何一方要是不想离了,都能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申请。这三十天过去后的三十天内,双方得再去申请发给离婚证,没申请的话,就当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了。 再讲讲诉讼离婚。要是夫妻一方想离婚,可以找有关组织调解,也能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得先进行调解。要是感情确实已经破裂,调解也没用了,就会准予离婚。根据《民法典》规定,出现下面这些情况,调解无效就会判离: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还屡教不改;因为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还有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另外,如果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起诉离婚,会准予离婚。要是经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起诉的,同样会准予离婚。 总之,法院判决离婚主要围绕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来判断,同时也会综合考虑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概念: 协议离婚:就是夫妻双方商量好,自愿达成离婚的协议,按照规定流程去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诉讼离婚:是夫妻中一方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离婚冷静期: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申请后,给夫妻双方三十天的冷静时间,这期间任何一方反悔都能撤回申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