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怎样才有法律效应
我和另一半打算协议离婚,已经就各项事宜商量好了,准备写离 婚协议。但不太清楚这份协议怎么写才具有法律效应,担心写不好以后会有麻烦,想了解具备法律效应的离婚协议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离婚协议要产生法律效应,需要满足多个条件。
首先,双方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都得是心智正常、能够清楚明白自己行为后果的成年人,这样才有资格签订离婚协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才有效。
其次,意思表示要真实。这意味着夫妻双方签协议时,是真心实意、自愿达成这些约定的,不存在被欺骗、被强迫的情况。比如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对自己不利的离婚协议,这种情况下意思表示不真实,协议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再者,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比如约定逃避法定抚养义务或者处置他人财产等内容,就是违法无效的;还有一些违背道德伦理的约定,也不会被法律认可。
另外,协议要采用书面形式,并且由双方签字确认。
最后,也是很关键的一点,要完成离婚登记手续。离婚协议是一种附条件生效的协议,这个条件就是双方办理离婚登记。如果只是签了协议,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那协议是不生效的,只能作为双方曾经协商的一个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如果双方是通过法院 诉讼离婚,经法院审查认定离婚协议内容合法有效时,法院也会认可该协议的效力。
要是一方在离婚后对协议反悔,除非能证明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否则协议通常会被认定有效。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意思表示真实:即表意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一致。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和一般道德 。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