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我和配偶打算协议离婚,已经写好了离婚协议书,但心里不太踏实。想知道这份协议书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才有法律效力,以及它在法律上的作用是什么。
展开


离婚协议书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首先,从法律概念来讲,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对解除婚姻关系,以及解除婚姻后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所达成的书面协议。 要使其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签订协议的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例如,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签署的离婚协议就是无效的,因为他们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二是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比如一方以伤害另一方或其家人相威胁,迫使对方签订不公平的离婚协议,这种情况下协议是可撤销的。三是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也不能侵害他人利益。例如,协议中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全部赠与第三者,这样的约定就是无效的。 法律依据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但仅仅签订离婚协议书并不意味着婚姻关系自动解除。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协议离婚的,还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过离婚冷静期后,领取离婚证,离婚才正式生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