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诈骗在国外会怎么判刑?


在讨论国内诈骗国外判刑的问题时,需要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属地管辖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都有按照本国法律进行管辖的权利。属人管辖权则是指国家有权对具有其本国国籍的人或物均具有管辖的权利,无论他们是在该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保护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和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这就意味着,如果诈骗行为发生在中国国内,即便犯罪人逃到国外,从属地管辖的角度,中国法律是有管辖权的。 同时,《刑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诈骗犯罪,只要达到一定的量刑标准,中国法律同样可以对其进行制裁,体现了属人管辖权。 另外,依据《刑法》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这是保护管辖权的体现,如果外国犯罪人在国外对中国公民实施诈骗犯罪,且符合一定条件,中国法律也可以进行管辖。 然而,要实际对在国外的犯罪人进行判刑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这涉及到国际司法协助等多方面问题。中国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引渡条约,将犯罪嫌疑人引渡回国受审。如果没有引渡条约,也可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报等方式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在实际判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诈骗的金额、犯罪情节、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依据中国《刑法》中关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来进行判决。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