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罪是怎么判刑的?
我之前因为不懂事,教唆别人去做了一件违法的事。现在心里很害怕,不知道这种教唆犯罪的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教唆犯罪是怎么判刑的,依据是什么。
展开


教唆犯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并没有教唆罪这一独立罪名,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就按照主犯来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则按照从犯来处罚。例如,教唆他人实施盗窃行为,教唆者积极策划、指挥整个盗窃过程,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那很可能就会被认定为主犯。主犯通常会被处以较重的刑罚。 对于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教唆他们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比如教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去抢劫,教唆者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就是法律上所说的教唆未遂的情况。例如,教唆他人杀人,但被教唆者拒绝实施该犯罪行为,此时教唆者虽然也构成犯罪,但处罚上会相对轻一些。 总之,教唆犯罪的判刑要综合考虑教唆的具体内容、教唆对象、教唆行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被教唆人是否实施了犯罪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