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后多久不能结婚?


在离婚诉讼中,关于多久不能结婚,需要看法院判决及判决书是否生效。 首先,我国法律倡导婚姻自由原则,并没有明确规定离婚诉讼后必须间隔多久才可以结婚。关键在于离婚诉讼的结果以及相应法律文书的生效情况。 如果是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当法院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并且该判决书正式生效后,当事人就可以随时结婚。因为判决书生效意味着婚姻关系已经合法解除,从法律层面当事人恢复了单身状态,自然可以重新选择结婚对象缔结婚姻关系。 关于判决书生效时间,如果是一审判决,有一个上诉期。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当事人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起上诉,判决书就会生效;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同样从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不上诉则生效。如果是二审判决,因为二审是终审判决,判决书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所以即便离婚判决书生效可以结婚了,也要按规定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另外,起诉离婚的案件审理时间存在差异。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所以通常来说,起诉离婚后大约三个月至半年左右能确定是否可以结婚,不过这只是大致时间范围,具体还是要看案件审理进度和判决生效情况。 相关概念: 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它是民事审判程序中最基本的程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简易程序: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相较于普通程序,它在起诉方式、受理程序、传唤方式、审理期限等方面都更为简便快捷。 上诉期:是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期限。在这个期限内行使上诉权,案件会进入二审程序进行重新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