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杀人自首会判多久?


首先,未成年杀人自首的判刑需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以及犯罪情节等来综合判断。 在我国法律里,刑事责任年龄有明确划分。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严重罪行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且自首,一般在法定刑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的法定刑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若符合前面所说需负刑事责任的条件且自首,同样会在相应刑罚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不过这个年龄阶段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是比较严格的,要同时满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还得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 另外,对依照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总之,未成年杀人自首具体判多久,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等来综合判定。 相关概念: 自首:就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刑事责任年龄:是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不同年龄阶段对不同犯罪行为承担责任情况不同。 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对于特定年龄阶段(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实施特定严重犯罪行为,要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才会进行追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