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之后多久可以拿到钱?


工伤鉴定后拿到钱的时间因多种情况而有所不同。 首先,如果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 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一般在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后的1到2个月内可以到账,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不过要是资料不齐全需要补充等,时间就会延长。比如,提交的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存在疑问,需要进一步核实,那就可能会让到账时间推迟。 对于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按正常工资发放周期支付,通常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一般是一个月)就应支付。要是双方对金额等存在争议,需通过协商或仲裁等程序确定后支付,支付时间可能延迟数月。 其次,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 所有工伤赔偿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承担。在工伤鉴定完成后,双方若能就赔偿金额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应尽快支付,一般在协商确定后的一个月内支付比较合理。但如果双方存在争议,需要通过劳动仲裁甚至诉讼解决,这可能会使整个过程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直到有了最终的裁决结果用人单位才会支付相应款项。比如劳动仲裁一般会在45日内审结,复杂的可以延长15日;若提起诉讼,一审普通程序一般是6个月审结,简易程序是3个月审结,二审是3个月审结,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才按判决支付赔偿款。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因工致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自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次月起计发。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自职工死亡当月起计发,其供养亲属抚恤金自职工死亡的次月起计发。这也从法律层面规定了部分赔偿项目的计发时间。 相关概念: 工伤保险基金:是指为了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使工伤职工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的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支付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 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这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常见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