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中,法院判决后需要等待多久?


法院判决后,等待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以及后续强制执行完成的时间,有不同的规定。 首先,关于何时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是一审判决,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天内,双方均未提起上诉,那么15天后判决生效,生效后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要是在这15天内,双方或一方提起上诉,那么等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就能够申请强制执行。这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并且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等,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中有规定。 其次,法院在接到强制执行申请后,执行的时间规定:一般情况下,如果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要是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不过,如果在法定执行期限内(6个月)因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等原因不能完成案件执行,法院可能会暂时结案,之后若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 相关概念: 提级执行:就是原本该由下级法院执行的案件,因为一些原因(比如下级法院超过规定时间未执行等),上级法院决定自己来执行这个案件或者指令其他法院执行。 非诉执行案件:指的是不是因为诉讼程序产生的执行案件,比如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当事人不履行,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种就属于非诉执行案件。 申请执行时效:和诉讼时效类似,是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时间范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利后果,比如法院不再受理申请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