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司公款达到多少钱会被定罪?
公司员工因资金周转等原因挪用了公款,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会触及法律红线。想具体了解下挪用公司公款定罪的金额标准,以及不同使用用途下定罪金额是否有区别。
展开


挪用公司公款定罪的金额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若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个人私自挪用公款金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之间,就应启动立案程序,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比如,挪用公款用于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达到这个金额范围就可能被定罪。法律依据在于相关法律对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的严格规制,旨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司财产安全。 其次,若挪用公款是为了个人盈利目的,挪用公款金额达到一万元至三万元之间,则应当予以立案。例如,将挪用的公款用于投资股票、基金等营利活动,数额在此范围内就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这是因为这种行为损害了公司利益,违反了法律对公司财产的保护规定。 最后,即使是单纯用于个人使用,只要挪用公款金额达到一万元至三万元,并且已经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归还,也应当予以立案。例如,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日常消费,超过三个月未还且数额在规定范围内,同样可能构成犯罪。 另外,各省级人民检察院有权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范围内,制定出适合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将结果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就是说,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上述幅度内确定具体的定罪金额标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