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达到多少钱需要开始交税?


在我国,不同类型的收入交税的起始标准和计算方式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说说大家最常见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每月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是5000元。如果你的月工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以及专项附加扣除(比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后超过5000元,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小张每月工资收入是7000元,三险一金扣除了10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享受每月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那么他应纳税所得额就是7000 - 5000 - 1000 - 1000 = 0元,当月就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然后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例如,小李取得一次劳务报酬收入3000元,那么他应预扣预缴税额为(3000 - 800)× 20% = 440元。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等取得经营所得就按此计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总之,不同的收入类型有不同的交税标准和计算方式,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交税以及交多少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