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十万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要根据收入的性质和来源来确定,不同的收入类型适用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标准。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几种情况: 首先是工资、薪金所得。它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在计算时,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即月度收入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假设这十万是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没有其他扣除项目,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0 - 5000 = 95000元。对应的税率是45%,速算扣除数是15160元,那么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95000×45% - 15160 = 27590元。 其次是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假设这十万是一次劳务报酬收入,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0×(1 - 20%) = 80000元,对应的预扣率是40%,速算扣除数是7000元,那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80000×40% - 7000 = 25000元。 还有经营所得。经营所得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假设这十万是一年的经营所得,没有成本、费用及损失扣除,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0元,对应的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是10500元,那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00000×20% - 10500 = 9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