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交警会如何处理?


当发生交通肇事逃逸事件后,交警会按照一系列规范的流程和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是案件受理与调查。交警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会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勘查。他们会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种证据,比如现场的车辆痕迹、刹车印、散落物等,同时还会寻找现场的目击证人,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和逃逸车辆及人员的相关特征。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其次是逃逸车辆的查缉。交警会利用多种手段来查找逃逸车辆和逃逸者。他们会调取事发路段及周边的监控视频,追踪逃逸车辆的行驶路线;还会通过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发布协查通报,请求其他地区的交警部门协助查缉。如果逃逸车辆涉嫌违法犯罪,交警还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明确,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 接着是责任认定。在查获逃逸车辆和逃逸人后,交警会根据事故现场勘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然后是处罚与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交警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比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逃逸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