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主次责任赔偿金如何计算?


在车祸中,主次责任赔偿金的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但有明确规则的过程。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赔偿金的计算要依据事故双方在车祸中所承担的责任比例。一般来说,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划分比例有多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比例划分是主要责任方承担70% - 90%的责任,次要责任方承担10% - 30%的责任。不过,具体的比例需要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由交警部门或法院来最终确定。 其次,赔偿金包含多个项目。常见的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若不幸导致受害人死亡,赔偿项目则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也就是说,在计算赔偿金时,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交强险有一定的赔偿限额,比如在有责情况下,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和财产损失赔偿限额是不同的。超出交强险赔偿限额的部分,再按照事故双方的责任比例,由商业险进行赔偿,如果没有商业险,就由责任人自行承担。 举个例子,假设一场车祸中,受害人的各项损失共计50万元,交警判定对方承担70%的主要责任,受害人承担30%的次要责任。交强险的赔偿限额为20万元,那么先由交强险赔偿20万元。剩下的30万元,对方需要承担30万×70% = 21万元,受害人自己承担30万×30% = 9万元。如果对方投保了商业险,这21万元就由商业险在其赔偿范围内进行赔偿,若商业险赔偿后还有不足部分,就由对方个人承担。总之,车祸主次责任赔偿金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责任比例、赔偿项目以及保险情况等多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