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如何计算?
我开了一家企业,在处理税务相关事务时,听说了企业所得税贡献率这个概念,但不清楚具体是怎么算的。我想知道计算这个指标需要用到哪些数据,公式是怎样的,计算它对企业有什么意义。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是衡量企业所得税缴纳情况与经营收入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缴纳的所得税占其经营收入的比重。 要计算企业所得税贡献率,首先要明确计算公式。其公式为:企业所得税贡献率 = 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这里涉及到两个关键概念,“应纳所得税额”和“主营业务收入”。 “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来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而应纳所得税额则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后的结果,即: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不过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本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这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会计核算上,通常通过企业的利润表可以直接获取主营业务收入的数据。 计算企业所得税贡献率对于企业和税务机关都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可以通过该指标分析自身的税负情况,与同行业进行对比,评估企业税务负担是否合理,进而调整经营策略。对于税务机关而言,企业所得税贡献率是筛选纳税评估对象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比同行业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检查企业是否如实申报纳税。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