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怎样算,能举例说明吗?


企业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则,就其经营所得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方式。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关键,它并不是企业的收入总额,而是用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也就是说,企业并不是把所有的收入都拿来计算交税,有些收入是可以不用交税或者扣除一些合理支出后再计算的。 目前,一般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过,国家为了鼓励一些特定的企业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其税率可能为20%;而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税率则减按15%征收。 下面给你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假设一家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收入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不征税收入有50万元,免税收入是30万元,各项扣除(比如成本、费用、税金等)总共是700万元,以前年度亏损为20万元。 首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即1000 - 50 - 30 - 700 - 20 = 200万元。 然后,计算应纳税额。如果该企业是一般企业,适用25%的税率,那么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 200×25% = 50万元。也就是说,这家企业在这个纳税年度需要缴纳50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同时,该法还明确了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亏损弥补等具体内容和标准,为企业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提供了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