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赔偿费用是如何计算的?


侵权赔偿费用的计算在不同类型的侵权案件中有所不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在财产侵权方面,主要遵循的是填平原则,也就是让被侵权人的财产恢复到侵权行为发生之前的状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例如,侵权人损坏了被侵权人的一辆汽车,那就需要按照汽车在损坏时的市场价格来赔偿;如果该汽车是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限量版车辆,市场价格难以衡量其价值,就可以采用其他合理方式,比如参考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格来确定赔偿数额。 对于人身侵权,赔偿项目和计算方法相对复杂。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其中,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在知识产权侵权领域,以商标侵权为例,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