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净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


公司净利润是衡量公司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盈利情况。下面来详细说说它的计算方法。 首先要明白几个基础概念。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扣除主营业务的直接成本后的利润部分。这里的直接成本不包括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税收等。它的计算公式是:毛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例如,一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是 100 万元,营业成本是 60 万元,那么它的毛利润就是 100 - 60 = 40 万元。 接着是营业利润,它是企业在其全部销售业务中实现的利润,它既包括主营业务利润,也包括其他业务利润,并在二者之和基础上减去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 = 毛利润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资产减值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还是以上面的公司为例,如果税金及附加是 5 万元,销售费用 10 万元,管理费用 8 万元,研发费用 3 万元,财务费用 2 万元,其他收益 1 万元,投资收益 2 万元,没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那么营业利润就是 40 - 5 - 10 - 8 - 3 - 2 + 1 + 2 = 15 万元。 最后就是净利润了,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的计算公式是:净利润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所得税费用。假设上面公司的营业外收入是 2 万元,营业外支出是 1 万元,所得税费用是 3 万元,那么净利润就是 15 + 2 - 1 - 3 = 13 万元。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核算进行了规范,确保企业准确计算利润等财务指标。比如,它明确了各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使得企业在计算净利润时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