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定期定额征收如何计算?
我是个体工商户,税务说我的个人所得税按定期定额征收。但我不太清楚这个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每个月收入不太固定,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有没有具体公式或者方法呢?
展开


个人所得税定期定额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在一定经营地点、一定经营时期、一定经营范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包括经营数量)或所得额进行核定,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 在定期定额征收方式下,计算个人所得税通常有以下步骤。首先,税务机关会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来核定其一定期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比如,会参考同行业、同地段、同规模其他商户的经营情况等。 然后,确定适用的征收率。征收率是由税务机关根据不同行业等情况规定的。一般来说,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核定的经营额或所得额 × 征收率。例如,税务机关核定某个体工商户每月的经营额为30000元,适用的征收率为1%,那么该商户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是30000×1% = 300元。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定期定额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可以采用下列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按照盘点库存情况推算或者测算核定;按照发票和相关凭据核定;按照银行经营账户资金往来情况测算核定;参照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中同规模、同区域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核定;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