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屋个人所得税费用如何计算?


在我国,出租房屋获得收入属于财产租赁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出租房屋个人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方法。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基本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财产租赁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第三条明确了财产租赁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而对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根据第六条第四款规定,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接下来,我们分情况看具体的计算方式。情况一:每次(月)租金收入不超过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 = 每次(月)收入额 - 准予扣除项目 - 修缮费用(800元为限) - 800元。这里的准予扣除项目,一般包含在出租过程中缴纳的税费,像房产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修缮费用呢,指的是因为房屋有损坏进行修理所产生的费用,但每月最多扣除800元,如果一次没扣完,可以在以后月份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比如,李先生将一套房屋出租,每月租金3500元,当月缴纳税费200元,发生修缮费用500元。那么他这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3500 - 200 - 500 - 800 = 2000元。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0%),所以李先生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000 × 20% = 400元。情况二:每次(月)租金收入超过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 = [每次(月)收入额 - 准予扣除项目 - 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 - 20%)。例如,张女士出租房屋,每月租金5000元,当月缴纳税费300元,发生修缮费用800元。其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 - 300 - 800)×(1 - 20%) = 3120元。应纳税额同样是应纳税所得额乘以20%的税率,即3120 × 20% = 624元。此外,对于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所以如果是个人出租住房,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后,乘以10%就能得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了。总之,在计算出租房屋个人所得税费用时,要根据租金收入的不同情况,按照相应的公式和规定进行计算。同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税费缴纳凭证和修缮费用发票等,以便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