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医疗事故赔偿如何收费?


起诉医疗事故赔偿的收费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案件受理费,二是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 首先说案件受理费,它是交给法院的费用。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在医疗事故赔偿诉讼中,赔偿请求一般属于财产案件范畴,所以会按照上述标准来收取案件受理费。 除了案件受理费,还可能有其他费用。比如在诉讼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鉴定费用各地标准不同,一般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另外,如果聘请律师代理诉讼,还会产生律师费用。律师收费通常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是按标的额比例收费、计件收费或者计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是根据赔偿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律师费;计件收费则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一个固定的收费金额;计时收费就是按照律师为案件工作的时间来收费。具体的律师收费标准会因地区、律师经验和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总之,起诉医疗事故赔偿的收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