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罪报案后会怎么处理?


当遇到医疗事故罪报案的情况,后续处理流程是有章可循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医疗事故罪的概念。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其中强调了医务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并且有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后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当有人就医疗事故罪进行报案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会先确定是否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如果属于管辖范围,就会对报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报案所涉及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况,以及是否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后果。比如医务人员是否违反了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如果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予以立案。立案之后,公安机关会展开侦查工作,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他们可能会询问相关的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调取病历等医疗资料,进行现场勘查等。 当侦查终结后,如果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人民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果认定被告人构成医疗事故罪,会根据犯罪情节等因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进行量刑,该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