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能报警吗?该怎么处理?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不知道能不能报警。而且也不清楚遇到这种情况该按照什么流程来处理,担心自己处理不好会损害自身权益,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处理办法。
展开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遇到医疗事故,是可以报警的。 当发生医疗事故,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收集和保存证据。这包括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收费凭证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材料。如果患者的人身受到了损害,要及时进行伤情鉴定,这可以为后续的处理提供依据。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同时,根据该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报警也是一种处理方式,如果存在医疗诈骗、非法行医等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报警能让警方介入调查,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涉及犯罪会立案侦查。 总之,遇到医疗事故,要冷静处理,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医疗机构协商、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者向法院起诉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