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可以起诉吗
我在医院看病,感觉遭遇了医疗事故,身体受到了伤害。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不太清楚能不能直接起诉,想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到底可不可以对医疗事故提起诉讼,以及起诉需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


医疗事故是可以起诉的。所谓医疗事故,简单来说,就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里,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因为过失给患者造成了人身损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导致人身损害,并且符合法定的医疗事故构成要件时,患者及其家属是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在具体实践中,要起诉需满足一定条件。一方面得确实存在医疗事故,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出现误诊、误治、过度医疗、护理不当等违反规定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直接造成了患者的损害。另一方面,患者要能够证明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这往往需要借助医疗鉴定等手段来确定。 起诉时,患者要准备好相关证据,例如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单据等,以此来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以及自身所遭受的损害。法院受理案件后,会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展开审理,判定医疗机构是否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医疗事故的受害者就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诉讼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在医疗事故纠纷中,了解诉讼时效很重要,一旦超过时效,可能会影响患者维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