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互殴如何处理?


打架互殴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如果在互殴中造成的伤势轻微,没有达到刑事犯罪标准,通常不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但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是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是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是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要是打架互殴导致的伤害比较严重,达到了刑事犯罪的程度,比如造成他人轻伤及以上后果,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等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处理程序上,当打架互殴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警。警方接警后会赶到现场,进行初步了解,记录双方姓名,搜集周围可能的证据。之后双方被带回派出所,警方进行身份核实。若伤情严重,当事人需要先自行就医,非本地户籍人员可能会在民警陪同下前往医院,医药费用由个人承担。警方会对双方进行正规询问,并录音录像,同时确认是否受理案件,通常在8小时内作出处置,情况复杂时可延长至24小时。然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尝试调解,并告知当事人其行为可能构成的违法类型及相应处罚。最后报告上级审批,决定是否拘留或罚款,并在必要时送至拘留所。 相关概念: 治安管理处罚:是指中国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法规对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处罚。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