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无故泄露该如何处理?


如果个人信息无故泄露,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尽快收集证据线索。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可能会收到各种邮件、接到各地的电话,这时候要留意,记录下对方的电话、邮箱地址等有用信息。这些琐碎的信息收集起来,日后可能会成为维权的关键证据。 其次,更换账号以及更改重要密码。如今网络发达,信息泄露后不及时更换账号,账号下的各种信息可能会持续流出;而更改重要密码能防止因信息泄露导致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常网购、关联银行账号等重要信息的情况。 再者,要及时报警。报案一方面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可以备案。若有更多人遇到类似情况,可一并处理,有助于维护隐私权和避免更多经济损失。 然后,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如果是在实体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可向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若是在虚拟网络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则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 此外,如果个人重要信息丢失,且清楚信息是如何丢失或有较多线索,还可以向专业律师咨询,在律师的指导下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受害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从法律责任角度来看,个人信息泄露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概念: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指的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强调了“违反国家规定”以及“情节严重”两个关键要点。情节严重一般从信息的数量、信息的类型、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比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就可能达到立案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