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满18周岁的子女会怎么判?


在夫妻离婚时,对于已满18周岁的子女,情况如下: 一般情况下,法院不会对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进行判定。这是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人被认定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人。此时,父母对于他们的养育义务便已终止,子女可以自行决定何时何地跟随哪一方共同生活 。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子女在十八周岁后仍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阶段的教育,那么法院将会依据双方的综合条件来判断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在这种情况下,哪一方的条件更为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抚养权就将归属于该方。 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这条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不同年龄段子女权益的保护和尊重,在处理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外,即便孩子满18岁,如果存在先天性残疾不能自立、不能自食其力(如读书)等特殊情况,法院仍需根据夫妻双方各自的情况确定谁是抚养人,在跟谁生活的问题上,可以由子女自己选择。而且,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读的;(3)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指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简单说就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独立进行各类民事活动,比如签订合同等。 抚养义务:父母对子女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养育和照料的责任,像提供吃穿住行、教育费用等 。 抚育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