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贿赂犯罪具体是如何定罪与量刑的?


商业贿赂犯罪的定罪与量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定罪方面** 商业贿赂犯罪涉及多种罪名,常见的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等。 - **犯罪主体**: - 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犯罪主体通常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从业者。例如,某公司的采购经理,利用负责采购的职务便利,就可能成为该罪主体。 - 商业行贿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的都可构成商业行贿罪。比如,某供应商为了获得某公司的订单,向该公司采购经理行贿。 - **主观方面**:犯罪主观心态上,必须是明知故犯的有意为之,即行为人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在进行贿赂或接受贿赂,并且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 - **客体方面**: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比如,通过贿赂手段获得项目,就可能损害了其他公平竞争企业的利益。 - **客观方面**:客观上采用了以秘密给付财物或其它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个人行为。例如,在交易中暗中给予对方回扣等。同时,涉案金额需要达到法定标准以上方可认定。一般来说,行贿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可认定为“数额较大”。 **二、量刑方面** 不同罪名和犯罪情节对应的量刑有所不同: -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贿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对于商业贿赂犯罪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罪犯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如果情节较为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那么罪犯将可能面临五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倘若案件性质特别恶劣或者已经给国家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那么罪犯的刑期可能会被延长至十年以上,甚至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同时还必须承担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的刑事和民事责任。具体的量刑还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损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态度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