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罪严重吗?


贿赂罪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说法,在我国法律中主要涉及行贿罪、受贿罪以及介绍贿赂罪等,这些犯罪行为都是比较严重的,具体分析如下: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构成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也以行贿论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即被视为“数额较大”;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同时具有向三人以上行贿、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等情形的,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贿者有可能遭到罚款或有期徒刑的处罚,情节严重者,面临的刑罚会更重。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受贿罪**:受贿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构成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同样以受贿论处。受贿罪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极大,因为受贿的人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其行为会破坏公权力的廉洁性和公信力。受贿行为会根据受贿数额、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被判处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判处死刑。相关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 **介绍贿赂罪**: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介绍贿赂罪。比如,犯罪者明明知道自己正为行贿方和受贿方牵线搭桥,积极推动这场贿赂活动的完成,通过建立行贿方和受贿方之间的联系,沟通双方的关系,推荐合适的人选,撮合双方达成协议,从而使行贿和受贿行为得以顺利实现。根据《刑法》第393条规定,犯介绍贿赂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总之,贿赂犯罪不仅会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也会对个人的自由和名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贿赂行为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