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该如何界定其公证性?
最近在考虑和另一半对婚后财产做个公证,但是不太清楚到底该怎么去界定婚后财产公证性。想知道什么样的婚后财产公证才是有效的,办理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婚后财产公证性的界定涉及多方面内容。 首先,要明确婚后财产的范围。婚后财产就是夫妻结婚以后,双方所取得的财产。不过婚后财产并非都属于夫妻共同所有,《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特定情况除外)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像一方的婚前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等属于个人财产 。 关于婚后财产公证,即使不进行公证,夫妻双方就财产归属达成的书面协议也是有法律效力的,对夫妻双方都具有约束力。但公证能增加协议的保障和说服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如果要办理婚后财产公证,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当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时,公证机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另外,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相关法律规定。 总之,界定婚后财产公证性,既要准确区分财产性质,又要遵循法定的公证程序。 相关概念: 婚后财产:夫妻结婚后所取得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各类财产。 公证:公证处根据当事人请求,对涉及法律的事情,如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证明的过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