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如何确定?
最近遇到了一些和未成年子女抚养权有关的事情,自己对这方面不太懂。想具体了解一下在各种情况下,比如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父母双方不同状况等,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到底是依据什么来确定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是很多面临相关问题的人都非常关心的。首先要明确,确定未成年子女抚养权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在法律规定中,确定抚养权首先会看双方能否协商一致。如果父母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就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达成共识,那么以双方协商的结果为准。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能最大程度减少对孩子的影响。 要是双方协商不成,就需要由法院来判定。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情况下会判决由母亲直接抚养。这是因为在孩子年幼时,母亲往往在生活照料、情感关怀等方面更具优势,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果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或者母亲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又坚持要求子女跟他生活等,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可能判给父亲。相关法律依据是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的规定,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重要考量因素。 当子女已满两周岁但不满八周岁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来判决抚养权归属。比如,哪一方能够为孩子提供更稳定的生活环境、更好的教育资源、更贴心的照顾等。 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父母双方对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法院会充分考虑子女自己的意见。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意愿的尊重,因为孩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其成长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未成年子女抚养权的确定,核心原则就是要最大程度保障孩子的利益,让孩子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关概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就属于这一类,他们可以进行与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