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犯与从犯从哪几方面进行区别?


主犯与从犯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区别: 首先,从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主犯是在共同犯罪里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依据《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比如在一个盗窃犯罪集团中,头目组织、策划盗窃行动,指挥手下成员实施盗窃,这个头目就是主犯。而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刑法》第27条规定了这一点。像为盗窃团伙望风、提供作案工具等行为的人,通常就是从犯。 其次,从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方面区别。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里,若首先提出犯意者,一般为主犯;只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的,通常是从犯。例如几个人商量去抢劫,其中一人首先提出这个想法,那这个人大概率是主犯。在犯罪活动的策划、指挥上,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往往是主犯,而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的多为从犯。就好比有个诈骗犯罪,有人负责制定诈骗方案、安排人员分工,这人就是主犯,其他人按其安排行事就是从犯。 然后,从参与犯罪的频率和程度区分。多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与全部共同犯罪活动的,通常是主犯;首次参加共同犯罪、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或者仅参加部分共同犯罪的,一般是从犯。比如一个盗窃团伙长期作案,其中有个人每次都参与,那他很可能是主犯;而偶尔参与一次盗窃的,可能就是从犯。 另外,从犯罪行为的强度和技巧上看。主犯的实行行为往往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技巧也不够熟练 。比如在暴力犯罪中,下手狠、手段恶劣的可能是主犯,而只是在旁边协助、行为相对较弱的可能是从犯。 最后,在处罚上也有不同。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主犯罪,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而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总之,认定主犯和从犯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