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有哪些?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 首先是职责分离。这意味着将不同的会计工作分配给不同的人员,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风险。比如,负责现金收付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记录现金账,记账人员和审核人员也应该分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通过职责分离,可以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的机制,防止一个人在会计流程中拥有过大的权力而导致违规行为。 其次是授权批准。企业应该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例如,对于重大的资金支出,需要经过高层管理人员的审批。这一要求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有明确体现,通过授权批准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再者是会计系统控制。企业要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比如,要按照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另外,资产保护控制也很重要。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盘点、报废、毁损等管理制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例如,定期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盘点,与账面上的记录进行核对,及时发现并处理盘盈盘亏的情况。 最后是预算控制。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预算控制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预算的有效管理,可以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企业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以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和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