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打了欠条不还该怎么立案?


如果有人欠钱打了欠条却不还,要进行立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要点。 首先,要明确起诉的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就是说你作为债权人,就是这个直接利害关系人;二是有明确的被告,要清楚欠款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知道其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三是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比如你要明确要求对方偿还多少欠款以及基于什么事实和理由,像何时借款、有何约定等;四是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欠款纠纷属于典型的民事诉讼范围。 接着,准备好立案所需的材料。证据方面,必备的有借据、收据或欠条以及支付证明。支付证明很关键,如果是转账支付,那银行转账记录就是很好的证明;要是现金支付,可能需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等。除了欠条,还可以收集其他关联证据或者间接证据,比如与债务人的通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这些都能进一步证明欠款事实和欠款金额,以此明确双方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另外,起诉状也不可或缺,要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也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里要写明双方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然后,前往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一般来说,可以到被告户口所在地(常住超过一年的常住地)基层法院的立案庭请求立案。 最后,把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法院立案庭进行正式的诉讼申请,之后依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耐心等候法庭排期约谈以及依法判决的最终结果。在此期间,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法庭秩序,并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人员的各项指示与要求。 相关概念: 债权债务关系:简单说就是债权人有要求债务人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履行义务(比如还钱)的权利,债务人有相应履行义务的责任。 诉讼时效:指的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有效时间。像在欠款纠纷里,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对方可能会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债权人的权利就可能难以完全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