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诉讼程序怎么走,费用是多少?


法律诉讼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首先是起诉阶段。这是整个诉讼的开端,您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起诉状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比如,您因为合同纠纷起诉对方,就要在起诉状里说清楚合同签订的情况、对方违约的事实以及您要求对方承担什么责任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接着是立案受理阶段。法院在收到您的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就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您缴纳诉讼费;如果不符合条件,会裁定不予受理。这里涉及到的法律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立案之后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要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同时,法院可能会组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等工作。 然后就是开庭审理阶段。这是整个诉讼的核心环节,双方当事人要在法庭上陈述事实、进行举证质证、展开辩论等。法院会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查和审理。庭审结束后,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关于诉讼费用,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案件受理费是最主要的费用,根据案件的性质和涉及的金额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等等。其他诉讼费用包括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等,这些费用根据实际情况产生。具体的费用标准可以参考《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相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