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学撞伤没报警,该怎么索取赔偿?


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被同学撞伤,即便没有报警,也是有办法索取赔偿的。 首先要明确责任承担方。根据《民法典》规定,孩子被同学撞伤,同学及其父母有义务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如果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没有充分履行管理职责,也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比如学校楼梯间没有合理设置安全引导标识,导致孩子在打闹中受伤,学校就可能要承担一定责任。 接下来是确定赔偿项目。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伤害导致孩子残疾,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像孩子受伤去医院的挂号费、买药费属于医疗费;家长请假照顾孩子,家长减少的收入就是护理费;来回医院打车的费用就是交通费;给孩子买营养品的花费属于营养费等。 然后说索赔流程。第一步,收集证据。比如孩子受伤的照片、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治疗费用的票据等,这些证据能证明孩子受伤的事实和花费情况。第二步,与对方沟通协商。可以先和撞人孩子的家长友好沟通,说明情况,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也可以找学校介入协调,看能否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协商不成,第三步就是考虑走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法院起诉时,要准备好起诉状、相关证据等材料,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判决。 总之,没报警不代表不能索赔,按照上述步骤,就能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侵权责任:就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损害,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简单说,就是做错了事要负责。 补充责任:在主要责任人无法承担全部责任或者承担责任不足时,由其他人补充承担剩余部分责任。比如这里学校没尽到管理职责,就要在同学及其父母承担责任不足时,承担相应部分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