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已经还上会如何处理?
我之前因为一些个人经济问题,挪用了单位的公款,不过后来及时把钱还上了。现在心里特别忐忑,不知道这种情况到底会怎么处理,会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想了解一下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可能面临的后果。
展开


挪用公款后即使已经还上,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不会被追究责任。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挪用公款罪。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就构成挪用公款罪。 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符合上述情形,即便已经归还,依然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过,还款这一情节在处理时会被考虑进去。 在刑事立案方面,如果在立案前就归还了挪用的公款,虽然不影响立案,但司法机关在决定是否立案时会更加谨慎。 在量刑方面,如果已经立案,积极归还公款表明犯罪人有悔罪态度,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这一情节,可能在法定刑幅度内从轻判处刑罚。要是挪用公款情节比较轻,在归还资金后,有可能被免予刑事处罚,但这要综合案件的各种情况,如挪用的时间、用途、对单位造成的影响等,由法院来判定 。 比如挪用公款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即使归还了,也会从重处罚。而对于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最后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 。总之,挪用公款归还后如何处理,要依据具体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