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骑电动车被撞了该怎么处理?


未成年人骑电动车被撞后的处理方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责任认定方面**: 首先,依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年满16周岁才可以驾驶电动自行车。所以如果涉事未成年人为不满16周岁者,其骑电动车上路本身就是违反规定的行为。对于事故责任的具体分配,应由负责该区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交通警察依据现场勘查、双方陈述、证人证言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划分责任。例如,若未成年人在合法行使电动车过程中遭遇超速行驶的机动车撞击事件,则应由机动车方承担主要责任,因为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并非引发此次事故的直接因素;若未成年人行使电动车过程中超速行驶并与正常行驶中的机动车相撞,则应当认定电动车方承担主要责任,即便涉及未成年人,其法定监护人也需承担相应责任;若涉事未成年人为不满16周岁者,且其行为属于故意为之,则应对此负责,但若仅属过失之举,则需结合其他情况判断责任。 **处理流程方面**: 1. 当事人应当立即停车、保存证据、抢救伤员。这里的保存证据包括拍摄事故现场照片、记录对方车辆信息等,以便后续处理事故时使用。 2. 向交通警察报警。交警会到现场进行勘查,询问当事人和证人,收集相关证据,最终做出事故责任认定书。 3.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车辆转移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上并树立危险警示标志,避免造成二次事故或交通拥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总之,在遇到未成年人骑电动车被撞的情况时,要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流程处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