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对方死亡该如何处理?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致对方死亡,以下是一系列需要做的事情。 首先是现场处理。要立刻保护好事故现场,这能为后续交警判断事故责任提供重要依据。要是有人员受伤,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抢救伤员。同时,不管责任大小,都要马上向事故发生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还要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报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指出,发生死亡事故,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 接着交警会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他们会勘查事故现场,了解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等情况,固定、提取或保全现场证据材料,还会询问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之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般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然后是责任认定环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的证据,但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公开。当事人不到场的,也会予以记录。 在赔偿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 另外,如果事故致使一人死亡,肇事者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或者事故致使死亡三人以上,肇事者负事故同等责任的,肇事者还将构成交通肇事罪,面临刑事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