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医治无效死亡该如何处理?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医治无效死亡,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是事故处理流程方面。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报警并保护好现场,让交警能顺利进行事故勘查和责任认定。同时,通知急救机构对伤者进行全力救治。之后,家属或相关代表需要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如实提供与事故有关的信息,以便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各方应承担的责任比例。 在法律责任承担上,如果行为人承担事故主要以上责任的,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赔偿方面,按照实际损失赔偿相应项目。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具体赔偿项目如下: 1.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标准。 3. 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抚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是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4. 家属交通费:原则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交通费;超过的按三人计算。 5. 家属住宿费:原则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住宿费;超过的按三人计算。 6. 家属误工费:原则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误工损失;超过的按三人计算。 7. 精神损害抚慰金: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也有所不同。 8. 抢救费:按实际发生的计算。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受诉法院:指的是受理案件的法院。在交通事故案件中,一般是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 被扶养人: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