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被担保该怎么处理?
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弄成了担保人。现在债权人找上门让我还钱,我一头雾水。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有什么法律途径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怎么证明自己是不知情的呢?
展开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出现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他人设置为担保人的情况。当遇到这种问题时,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明白“不知情被担保”是指在本人没有真实的担保意愿,也未亲自签署担保文件的情况下,却被登记为担保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而不知情被担保显然不符合意思表示真实这一条件。 当发现自己不知情被担保后,第一步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据可以证明自己并未做出担保的意思表示。例如,申请对担保合同上的签名、手印等进行司法鉴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如果鉴定结果表明签名或手印并非本人的,这将有力证明自己不知情。 第二步,及时与债权人沟通。告知债权人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担保的,并向其出示收集到的证据。如果债权人仍然要求承担担保责任,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要向法院说明事情的经过,提供证据。如果法院认定担保行为并非本人真实意思表示,那么担保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自己无需承担担保责任。 此外,如果发现是他人冒用自己的身份进行担保,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这种冒用身份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诈骗罪等相关罪名,对于冒用他人身份实施诈骗等行为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不知情被担保时,要通过合法途径收集证据、与债权人沟通、提起诉讼或报案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