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主观故意伤害他人?
我和人起了冲突,对方受伤了,现在对方说我是主观故意伤害他。我当时就是一时激动,也没想真伤他。我想知道法律上到底是怎么判定主观故意伤害人的,我这种情况会不会被认定啊?
展开


判定主观故意伤害他人,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涉及多方面因素。 首先,主观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希望”就是积极追求伤害结果出现,比如一个人拿着凶器,明确目标要伤害对方,这种积极主动实施伤害行为以达到伤害对方目的的心理状态,就是直接故意。“放任”则是虽然不是积极追求伤害结果,但对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无所谓、听之任之的态度,比如两人争吵后,一方随手拿起物品扔向对方,他可能没想要把对方伤得多严重,但对可能造成的伤害后果采取了不管不顾的态度,这属于间接故意。 在法律实践中,判定主观故意伤害他人要结合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事发时的具体情境等多方面来综合判断。比如行为人的言语,如果在冲突过程中,行为人恶语相向并明确表示要伤害对方,这就是主观故意的一个重要表现。还有行为的手段和强度,使用危险工具或者采取极端暴力手段,通常表明行为人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例如用刀捅人,这种行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伤害性,一般能反映出行为人主观上的伤害故意。此外,事发的原因也很关键,如果是因为长期积怨、蓄意报复等原因引发的冲突,更倾向于认定主观故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表明法律对于主观故意伤害他人行为根据不同的伤害后果有不同程度的量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