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定不礼让行人?
我开车的时候经常遇到人行横道有行人的情况,有时候感觉自己已经有礼让的动作了,但还是担心会被判定不礼让行人。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判定不礼让行人这种行为的呢?
展开


判定不礼让行人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礼让行人”指的是机动车在经过人行横道时,要注意观察行人动态,为行人优先通过提供便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下面几种情形通常会被判定为不礼让行人:第一种,当行人已经踏上人行横道,机动车没有停车让行,依旧继续行驶通过,这就明显违反了礼让行人的规定。比如行人已经走到马路中间,而机动车还是加速冲过去,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第二种,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绿灯亮起时行人开始通过人行横道,机动车在转弯过程中没有让行人优先通过。就算是转弯车辆有通行权,但行人也有优先通过人行横道的权利,机动车不能抢行。 第三种,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前,没有提前减速观察行人情况。法律要求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要减速,目的就是为了能及时发现行人并做出礼让的反应,如果没有减速,一旦出现行人就很容易引发事故,所以也会被认定为不礼让行人。 总之,判定是否不礼让行人,关键就在于机动车是否按照法律规定,在人行横道处对行人做到了减速、停车让行等礼让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