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我开车的时候总是有点拿捏不准什么时候该礼让行人。有时候看到行人在路边,不确定走不走,我就犹豫了一下,结果后面车还催我。我就想知道,机动车不礼让行人具体是怎么判定的啊,有没有个明确的标准让我心里有数。
展开


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判定标准,主要是为了保障行人在道路上的安全与优先通行权。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同情形下的判定标准。 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处,如果信号灯显示行人可以通行,也就是绿灯亮起时,机动车应当停车让行。若此时机动车继续行驶通过人行横道,妨碍行人正常通行,就会被判定为不礼让行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在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但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人行横道处,机动车同样要遵循上述规定。当看到有行人进入人行横道时,机动车应当及时减速,必要时停车让行。若机动车未减速或者未停车让行,影响了行人的安全通行,也属于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 在既没有交通信号灯,也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人行横道处,机动车遇到行人正在通过时,必须停车让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此时机动车应当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而让行人优先通过就是确认安全的重要体现。如果机动车未停车让行,而是抢行通过,也会被认定为不礼让行人。 在无交通信号的道路上,机动车遇行人横过道路时,应当避让。行人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横过道路,机动车应当主动减速或停车避让。若未避让而与行人发生冲突或危及行人安全,同样会被判定为不礼让行人。 对于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一般会处以罚款和扣分。了解这些判定标准,有助于机动车驾驶员规范驾驶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