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购买车子怎样才能算个人财产?


婚后购买的车子,在一般情况下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形能使其成为个人财产。 首先,如果购车款由一方的婚前财产支付,并且能提供明确的资金来源证明,以此证明该款项没有动用婚后共同财产,那么这辆车可以被认定为个人财产。比如,一方在婚前有一笔存款,婚后用这笔存款购买了车辆,同时能够提供存款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明购车款与婚后共同财产无关。这是因为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用其购买的物品,本质上是个人财产形式的转化。《民法典》规定了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 其次,若双方有书面约定该车辆为一方个人财产,且该约定符合法律规定,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那么车子也可认定为个人财产。夫妻之间可以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进行约定,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种约定体现了夫妻双方的意思自治,只要不违法,法律予以尊重和保护。例如,夫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婚后购买的某辆车归一方所有,该协议在双方自愿、意思表示真实等情况下是有效的。 另外,因继承或受赠所得的车辆,且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规定只归一方所有,也属于个人财产。比如一方的父母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将一辆车只赠与自己的子女,或者在赠与合同里写明该车只归一方,那么这辆车就属于这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是基于遗嘱或赠与合同的特别指定,尊重被继承人或赠与人的意愿。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也就是从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约定的外,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财产: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意思自治:在民事活动中,民事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这在夫妻财产约定中体现为夫妻双方可以自主决定财产的归属等问题,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