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会计分录该怎么做?


在会计处理中,增值税的会计分录要依据不同的业务情形和纳税人身份来确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会计分录处理方式。 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退货的,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做认证,应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做认证,应将发票退回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依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等业务的进项税额处理有明确规范。 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时,应将相关销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科目,待实际发生纳税义务时再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 缴纳增值税时,企业当月缴纳当月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月缴纳以前各期未交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应税服务或应税行为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一律不予抵扣,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销售货物、应税服务或应税行为时,应按全部价款,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不含税的销售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应征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缴纳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不涉及进项税额抵扣等复杂问题,会计分录相对简单,但同样要遵循相关税收法规准确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