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抵扣增值税的会计分录该怎么编制?


可抵扣增值税的会计分录编制需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纳税人身份进行区分。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常见业务中的可抵扣增值税会计分录编制方法。 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在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时,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例如,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且发票已认证。则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贷:银行存款 11300 当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工程结算”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科目(小规模纳税人应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价款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0元,款项尚未收到。则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 22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00 一般纳税人缴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缴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例如,企业缴纳当月增值税5000元。则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其采用简易计税方法,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在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其支付的增值税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例如,小规模纳税人购入一批办公用品,价款为5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元,款项已支付。则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515 贷:银行存款 515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取得的收入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应纳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例如,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一批货物,价款为3000元,应纳增值税额为90元,款项已收到。则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309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90 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例如,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90元。则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90 贷:银行存款 90 以上会计分录的编制依据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增值税法规。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和税务规定准确编制会计分录。





